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帮助思政课教师了解国情,开拓视野,增强担当,促进理论结合实践,提升树人能力,8月10日至1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修基地(河南师范大学)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本次研修班结合理论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专家教学及专题讲座多种教学模式,为马院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研究、教学等各方面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顺利开班 热切交流 8月11日上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研修班开班仪式于河南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学实践平台顺利举行。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蒋占峰教授致辞:河南师范大学位处中原大地,既有深厚华夏文化为基底,又有丰富红色文化为支撑,是广大思政课教师延展知识,拓宽视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平台,未来的研修将帮助教师深化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以更宽广的视野深入教学之中。
随后,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马院院长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行交流分享。我院院长刘芳教授在分享中指出,沈阳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活力非凡,全体教师要在本次研修中学思践悟,力争提升科教研能力。其他高校马院院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经验,研修交流氛围热切。
下午,全体研修班学员前往新乡市辉县裴寨村,感悟学习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与党的二十大代表裴春光面对面,了解裴寨脱贫致富的历史,深植党性,沉淀品性。弘扬文化, 凝聚共识。
8月12日全天均为现场教学,全体研修班学员抵达殷墟遗址,穿越三千年历史,回望华夏绚烂文化。下午,研修班抵达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结合现场教学,全体学员得以同宗同源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为纽带,传承精神,凝聚文化共识,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共有的文化支撑。
赓续血脉 淬炼担当
8月13日,研修班全体学员抵达红旗渠,全天参与体验教学与现场教学,学员们登临红旗渠,以脚步丈量伟大工程红旗渠,体会当年的共产党员和十万林县人排除万难、战天斗地、“定将山河重安排”、“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顽强斗志,赓续共产党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血脉精神,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红旗渠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全体教师同志重温入党誓词,重铸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在红旗渠纪念馆,全体学员聆听现场教学,观看“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展厅,参观一路、学习一路、体会一路、感悟一路。在扁担精神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和实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70年前林县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艰苦创业和支援修建红旗渠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红旗渠精神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淬炼思想、洗礼精神、加强党性具有重大意义。
传承精神 坚定信念
8月14日,研修班抵达辉县郭亮村,亲走挂壁公路,倾听宋保群老支书讲述挂壁公路修筑的峥嵘往事,学习新愚公精神。“铜钎凿赤岩,铜锤破石壁”,这条由十三名共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五年零两个月开凿的天堑,既彰显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不易,又体现出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对于前人留下的功勋,全体学员敬佩有加,纷纷表示不但需要铭记在心,更应该继承前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伟大精神,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
学思践悟 望道至远
8月15日至16日上午,研修班全体学员抵达开封市兰考县,在焦裕禄纪念园,学员们走进焦裕禄生平事迹展厅,认真重温焦裕禄光辉事迹,现场感悟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学员们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震撼,更被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折服。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家和教授代表研修班全体成员,为焦裕禄烈士敬奉鲜花,寄托哀思。
在河南大学,全体教师聆听学习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黎明《中原红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回顾研修班课程,鼓励教师在未来不忘深入学习,启思启智。讲座结束后,全体成员踏足河南大学这一百年老校,感悟学风,望道致远,笃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结语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暑期实践教学研修班内容丰富,穿越三千年深厚中华文化,根植百年党的奋斗史。马院全体教师接受了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革命精神的三重洗礼,继承先烈遗志、献身思政教育的理想信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同时,本次暑期实践研修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精神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深化了我校思政课建设机制,拓展了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改革创新的视野,对扎实推进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